鄧淑珨 Teng,Sue-Sia
簡歷
2012 新一代設計展參展
2012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電腦動畫組 畢業
2013 第11屆 應用美術所師生聯展
2013 獲 台灣巴哈姆特ACG 創作大賽-電腦動畫組 佳作
2013 獲 第22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動畫廣告類 Nissan New March產品宣傳廣告設計 入圍
2013 第9屆 數位內容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
2014 初綻 / Initial Blooming 廖翊均 鄧淑珨 蘇郁婷 聯合個展
2014 參與104年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數位媒體組 培訓營
2014 虛擬人生 / Virtual Life 鄧淑珨 碩士畢業展
2015 設計研究學報發表:跨領域媒體融合~動態圖像設計之傳播發展應用探討 (Link)
2015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所碩士畢業
論文題目
【動態圖像設計之運鏡手法應用於動畫短片創作研究】
A Study of the Approaches to Camera Movements in Motion Graphics Design Applying to Short Animation Production (Link)
2015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所碩士畢業
論文題目
【動態圖像設計之運鏡手法應用於動畫短片創作研究】
A Study of the Approaches to Camera Movements in Motion Graphics Design Applying to Short Animation Production (Link)
自傳
鄧淑珨,1989年出生於苗栗,家中有父母及兩位弟弟。
親戚中,有位表姐是美術老師,小時逢年過節時常拿著小畫冊和一盒彩色筆跟在表姊後面玩,當時最愛畫的是崇拜的表姐,也受其啟發對畫圖甚感興趣。
於小學三年級開始上兒童繪畫班與書法班,期間多次參加校內外比賽,到六年級時修習專對術科考試的靜物素描與水彩,經由家庭會議後,選擇普通國、高中就讀,學習繪畫的課程在國二後中斷。
直到選填大學志願時,經過一番家庭討論後,如願選上所想科系,並於大學修業期間,努力學習電腦動畫相關專業,亦曾獲得書卷獎勵。
由於對於自己還有更多的期許與補足缺少的部分,決定繼續就讀研究所,希望藉由兩年的時間,能夠補強自己所不足的部分,並經由理論課程修習與同儕間不同領域的刺激,促使自我能力審視、站於不同面向解讀思考事物與理解表面後深厚的理論。
聯絡方式
E-mail writeowl259@hotmail.com
Facebook writeowl259@hotmail.com (Sue Sia Teng)
*畢業專題作品《比較級Beyond Comparison》
巴哈姆特2013ACG創作大賽-獲動畫組第十名
*電繪作品
*3D作品
*研究所作品-設計繪畫
Mirror 系列一 2013
Mirror 系列二 2013
*研究所作品-金犢獎
平面廣告類 2013
動畫廣告類 入圍 2013
*研究所作品-動畫短片《To be the same or not to be》2013
展覽場地|新莊藝文中心 2013.05.24~2013.06.03
*研究所作品-繪本創作《想飛的男孩與腳踏車眼鏡》 2014
*研究所作品-《Miss Square’s Library》 2014
Disciplined books.
Miss Square enjoyed sorting books in her private library.
After night.
Blast of uprising books.
Books fired at Miss Square.
The last book escaped from Miss Square’s library.
*初綻聯合個展創作-《螢幕人生》 2014
《展覽簡介》
拜先進科技之賜,使得現代人生活更為便利,然而透過科技媒介互動,確實打破了現實空間與時間限制,卻也使人與人彼此的真實距離越來越遠,人類自願將自己困入科技監牢而不自覺。本次展出「螢幕人生」系列作品,以螢幕為出發點,一個關於未來人類生存的想像概念,當人類再也離不開螢幕,那時候彼此的距離將有多遠,人們又將如何生存。運用錄像、攝影手法,表現人類使用螢幕的行為、狀態,企圖營造荒謬感,以喚起內在反思。
展覽場地|故事里Story Village 2014.05.10~2014.05.29
(新北市板橋區府後街8號)
*碩士論文創作-《虛擬人生》 2014
《展覽簡介》
人類創造了科技,與其共生共存,但科技卻漸漸模糊我們對於真實虛擬的認定,虛實界限逐漸崩解。也許現在正在發生,也許在不久的未來,當人類所有需求能夠從虛擬數位資料獲得滿足,這個可以由自我主宰的虛擬世界,將逐漸變成人類新興移民地。
此次創作「虛擬人生」影片作品,運用點線面建構虛擬世界。透過兼備動靜表現的動態圖像設計(Motion
Graphics Design),營造同步視聽觀看體驗,並藉由不同的運鏡安排,呈現虛擬世界浮動性、無重力狀態;無垠空間自由翱翔體驗;虛擬世界多面性觀看方式,引領觀眾進入立方世界體驗虛擬生活樣貌,期望透過作品促使觀者對於人類與科技關係進行思考。
平面作品
真實崩解 Disintegration of reality
數位媒材/數位輸出/69x29cm 2014
科技模糊了虛實界限,真假難辨的一切,讓我們開始懷疑雙眼所見,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概念逐漸瓦解。
每個我 Every
Part of me
數位媒材/數位輸出/69x29cm 2014
重新塑造虛擬身分的裝扮,解放了本質我的束縛與限制;多重進行能力,讓思緒與心智逐漸被分化成碎片。而我,快速穿梭在每個我之間,找尋那熟悉又陌生的我,追尋存在的真實感。
走鋼索的人 Tightrope Walker
數位媒材/數位輸出/69x29cm 2014
人類為了生存,建立起強韌的科技鋼索,企圖換得更完善便利的未來,
最終,將人類本身也投注於其中,如同走鋼索般,亦步亦趨,是存活是滅亡?
移民新樂園 Paradise of immigrant
數位媒材/數位輸出/69x29cm 2014
沒有空間與時間認定的白色世界,如有機體般變動著,一個個的立方體是人類的居所,在這裡人類自由飛翔,脫離了身體束縛、空間限制,看似較為自由的生存,實際上卻深受科技束縛。
新人類 Virtual humans
數位媒材/數位輸出/69x29cm 2014
生存在虛擬世界的我們,不再需要感官接收各種資訊,於是我們開始改變,雙眼變成各種螢幕,耳朵換成耳機,麥克風代替我說話,滑鼠與鍵盤取代了雙手,最終,我們長出了帶有各式電源插座的尾巴。
展覽場地|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 2014.09.12~2014.1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